|
泉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始辦于2002年,2004年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創辦、具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2009年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11年12月,經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評審批準為“福建省示范性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學院地處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城區,與風景秀麗的國家重點名勝清源山、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比鄰咫尺,文化底蘊深厚,人文環境高雅,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式的校園,清香四溢,景色迷人,生氣盎然,充滿著詩情畫意,洋溢著濃郁的學習氣氛,是求學治學的理想佳境。
學院現占地556.5畝,建筑面積20.02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5518人。學院設有電子信息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機電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建筑工程系等五個系。學院突出電子信息、機械制造等領域的特色,開設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機械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軟件技術、數字媒體制作、電子商務等30個專業(方向),其中:工科類專業(方向)23個,占比76.7%;形成“以工為主,工貿結合”的專業發展格局。
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求發展,以特色創一流”的辦學理念,努力踐行“知行合一”校訓,在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堅持質量立校,打造品牌工程。學院十分注重教學質量工程建設,現擁有:3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實訓基地、數控技術實訓基地和通信技術實訓基地;2個省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4個省級生產性實訓基地、通信技術實訓基地和數控加工與維修實訓基地;1名國家高校教學名師; 1名省級高校教學名師;3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專業教學團隊和通信技術專業教學團隊;3個省級精品專業:應用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等;8門省級精品課程:《單片機接口技術》、《高頻電子線路》、《傳感器與自動檢測技術》、《3G技術與基站工程》、《液壓傳動與氣動技術》、《網絡構建與管理》、《數控設備故障診斷與維護》和《數據庫開發與實現》等。
學院積極進行教育改革探索,《非營利民辦高校辦學制度改革實踐與探索》、《民辦信息類職業院校集團化辦學改革試點》等2項被確定為國家“十二五”教育改革試點項目;《非營利民辦高校辦學制度改革實踐與探索》、《民辦信息類職業院校集團化辦學改革試點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和《卓越技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等6項改革試點項目正式列入承擔福建省教育“十大改革試點”任務:;有3個省級教改綜合項目:《應用電子技術高職教學改革綜合試驗項目》、《數控設備故障診斷與維護專業教學改革綜合試驗項目》和《數據庫開發與實現教學改革綜合試驗項目》。
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工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成果總數均居福建省高職院校前列、同類高職院校第一位。
整合實踐教學資源,科學建設實訓基地。學院高度重視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建院以來,先后投入4420多萬元資金,按“先進性、共享性、產學結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高標準建設電工電子實訓室、機光電氣液壓一體化實訓室等75個校內實訓室和9個實訓基地(其中包括3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2個省級實訓基地和4省級生產性實訓基地)。同時,學院在泉州江南高新技術電子信息產業園區(占地77畝,建筑面積4.7萬㎡),廈門軟件二期(總面積6000㎡)以及泉州南安國家級光電產業園區(占地38畝,建筑面積3.2萬㎡)建設電子信息與軟件技術、光電研發等3個校外實訓(研發)基地。學院與全球工業技術領先企業德國博世力士樂公司共同出資800多萬元(不含公司捐贈),購買先進的氣動、液壓系統成套設備,在學院建立了該公司面向華南地區的培訓中心;學院先后與福建偉峰、泉州佳泰、成功機床廠、先創電子等年產值超億元的大、中型企業聯手,打造了106個校外實踐實訓基地。
踐行“知行合一”校訓,實踐技能成效顯著。學院參加全國、全省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成績優異,五年來,學生有405人次獲163個全國全省技能大賽獎項。其中:56人次獲23個全國賽獎項、349人次獲140個全省賽獎項。學院連續五年代表福建省參加由教育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團中央和全國總工會等16個部委聯合舉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共榮獲6個二等獎和7個三等獎。2009年-2013年,學院參加由教育廳、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團省委和省總工會等6部門聯合舉辦的福建省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團體總成績在全省69所高職院校中分別列第4名、第6名、第8名、第6名、第6名,連續五年居全省民辦高職院校第一位。在2013年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學院榮獲團體優勝獎一等獎和優秀組織獎,其中一等獎9個、二等獎5個和三等獎13個,參賽團體總分在全省69所高職院校中排第6名,民辦高職院校第一位。
開展閩臺教育合作,培養海西建設人才。學院積極開展閩臺教育交流。2009年5月,學院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福建省首批12所閩臺“校-校-企”高職教育交流合作試驗院校之一。與北臺灣科技學院、首府大學、臺灣建國科技大學等開展合作辦學,招收應用電子技術、通信技術、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數字媒體等四個專業學生。此外,學院還與臺灣的朝陽科技大學、親民科技學院、永達科技學院等院校簽訂協議,開展交流合作,進一步推動和深化學院閩臺高職教育交流與合作。
就業工作成績喜人,位居全省高職前列。學院積極開展以“成長、成才、就業、創業”為主題的職業觀教育活動,積極為畢業生服務,不斷拓寬就業渠道,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績喜人。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保持在98%以上,學院2013屆畢業生就業率達98.3%。2007屆和2008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均獲省人事廳、教育廳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綜合評價居全省高職高專院校前列。
學院先后榮獲學院先后榮獲福建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泉州市“綜治先進單位”、“平安校園”、“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頒布,給高職教育帶來了大好的發展機遇,學院將以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為契機,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提高辦學水平,把學院建設成發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創新的示范,為建設更加優美、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福建作貢獻。 |
|